Saturday, February 10, 2018

非評比 — Canon G7X Mark II vs Panasonic LX10


[Panasonic LX10 (上) 和 Canon G7X II。G7X II的握把比較舒服,但LX10的握把也不如網路上所云的握持不易。]

因為家人需要一部能拍照也能錄影的隨身機,幾年前己放棄了儍瓜相機的我只好又開始做功課。

我最後一次用儍瓜相機應該是兩年前松下的LX100。從我使用相機的習慣來看它其實沒什麼缺點,我真是愛死它了。但是外出旅遊,它的角色尷尬。LX100挺重的,尺寸也不小於一般m43機身。突出的鏡頭讓它放不進褲袋,帶它出門得多張羅一個小包。它的焦段稍短了點,所以一生一次的旅行不能只帶它。它在旅行中的定位是用於市區閒逛或休閒晚餐,但偌大的尺寸常讓人不知所措。所以即使我真的很喜歡它,最後還是賣了它。

多年來用松下的GX1,後來換了GX85,配合那隻12-32mm的鏡頭幾乎彌補了失去LX100的痛苦。雖是如此,我還是常在晩餐的場合時想起LX100那隻高速的鏡頭。近年來大尺寸感光元件的儍瓜相機充斥,早期儍瓜相機讓我鄙視的原因(高ISO的雜訊和走色)己經大大的改善。但即使是如此,要找一部滿意的隨身機還是很難。我的要求除了大感光元件(一吋以上)外,要有觀景窗,高速鏡頭(望遠段至少得有f4),如果放不進褲袋,至少要能放進大衣口袋,機背LCD屏幕至少要能支援低角度拍攝加觸控。

所以看來好像都不是太誇張的功能吧?竟然找不到一部!所以妥協是在所難免的。LX100之後,我雖然叫叫叫要隨身機,看到新一代的優秀儍瓜相機價錢直逼入門的單眼或高階的無鏡單反,從再沒認真找過。

今年年初,家人要買G7X。因為這部相機的後繼機(二代)己上市,就買了新機型。買來後因為得教家人用,我先試拍了一陣子。多年沒碰儍瓜相機的我還真了小小的吃了一驚。

規格
G7X II一開機,緩慢的鏡頭變焦速度馬上就提醒我這還是部儍瓜相機。多年來變焦速度仍沒太多改善,這其實讓我覺得很無力。當年我那偉大的LX100變焦速度也是很讓人糾結。另外一個摩登的弱點是沒4K錄影。沒有觀景窗也算是重大缺失吧?但用慣了手機的家人可能不會在乎。再說如果有了觀景窗,機身可能又要更大了。除了以上所述,每一個功能都可以感覺到進步。G7X II帶的是隻高速24-100mm的鏡頭,對焦的速度很不錯,感覺不輸我手下其它無鏡單反(當然這跟所用鏡頭有點關係)。佳能的按鍵質感很好,把曝光補償獨立出來成一個轉輪大大的加了分。G7X II的內建ND濾鏡也是個好功能。前面提到沒4K錄影但HD的話質可沒話說。觸控螢幕表現中規中矩(我覺得新力RX100系列最大的問題除了貴就是少了觸控螢幕)。整體來說G7X II是部很傳統的佳能相機,沒太誇張的外型或功能,但只要有的功能都表現良好,沒大問題。在美國的論壇裏不知為什麼佳能好像過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但它還是年年大賣。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市場生態,死忠擁護單一品牌(或幾個品牌)在各大論壇和別人打口水仗實在沒必要。


[機背Panasonic LX10(上) 和 Canon G7X II(下)。G7X II的按鍵略勝一籌。]


[機頂Panasonic LX10(上) 和 Canon G7X II(下)。這個角度可以看到的LX10光圈環和G7X II的曝光補償環。]

我手上有松下的LX10就拿來比一比吧!先比比規格,最後才比我最重視的操作和成相品質。LX10同樣沒有觀景窗但有觸控螢幕,這點和G7X II打平,但LX10少了ND濾鏡,而且鏡頭望遠端72mm稍短於G7X II的100mm。這兩個其實都挺要命的。焦段短不理自明,不多說了。但為什麼ND濾鏡變得重要了呢?原因如下,話說傳統的儍瓜相機用的是小感光元件,首要弊病就是很難做到淺景深。好不容易等到第一代用一吋元件的改良機種了,看似有機會把背景變模糊了,但因為鏡頭最大光圈不夠,還是事與願違。現今一代的一吋機終於開始配高速大光圈鏡頭。但如果你用的是LX10問題就來了。在廣角端明明有非常亮的f1.4鏡頭可以做淺景深,但最快的快門只能到2000分之一秒,大白天時即使把ISO調到最低,還是過曝。若有ND濾鏡問題就解決了!所以,LX10的高速鏡頭只能在低光下有所貢獻。LX10多了4K錄影,搭載著前面己提了的較高速的鏡頭(G7X II最大光圈只到f1.8)。對錄影有興趣的朋友可能會失望的是,這兩部相機都沒有外接麥克風的接口。所以要用有高品質的音響效果還是做得到但得多花點功夫。其它的規格(如連接速度)都大致相同或相差不遠。

操控和成相品質
接下來要談的是操控和成相品質了。G7X 延續佳能的傳統,功學設計總有它的水準。機身雖小但握起來很舒服,轉輪的材料和大小給人厚實的感覺。按鍵和轉輪的力道也恰到好處。鏡身邊上的控制環還多了個小開關,為的是可以把轉輪定格和聲響讀數取消,這對錄影有很大的幫助(錄影時若沒有這個功能,轉輪轉動的聲響也會被收錄)。我不太習慣的是快門鍵很敏感,常半按對焦時就觸動快門了。再來就是觸控螢幕己經改善許多了但還是比不上松下。

LX10的全金屬機身很堅固,塗裝見人見智,我不喜歡這種有點亮亮的塗裝。有人認為機身太滑,手持不易,我倒覺得還好,但絶比不上G7X II就是了。轉盤有點太薄,而且太容易轉動。雖說是鈻合金但質感像塑膠。我很習慣的"可按可轉"的松下註冊商標轉盤在LX10上消失了。我非常不習慣,曝光補償以前在同一個轉盤上只要一按再轉就以做到,眼睛不用看。現在得先在四向按鍵上找到按鍵,然後再轉轉盤。LX10上的四向按鍵觸感也和以前的機種不同,比較不靈敏,常常按了都沒動靜。但我真正遭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在A模式(光圈先決)時。LX10只有一種方式可以調整光圈大小,就是用鏡身上的光圈環。在LX10鏡身上有兩個環,一是光圈環,另一個是多功能環,與G7XII上的鏡身環功能類似。在A模式下,多功能環用來調整焦段(變焦)。問題在,兩環太近了,我調整光圈時常會碰到多功能環結果焦段就變了,真是傷腦筋。還好在選單中有選項可以取消不用多功能環,所以現在我就把它給取消了。講到光圈環,我雖喜歡但覺得松下還是應該讓轉輪可以控制才方便。我用了不少相機品牌,我還是認為松下的觸控螢幕最好。一大堆按鍵可以自己設定也一直是我喜歡松下的原因之一。

最後來談談成相品質。松下和佳能本來對色彩就有不同的詮釋。早期松下的顏色徧冷,佳能的顏色較自然。但這幾年來松下有長足的進步。從照片看來色澤相去不遠。要特別一提的是LX10的鏡頭,在光圈全開的f1.4時仍是非常銳利。G7X II就不是如此了,最大光圈f1.8時照片的銳利度可用但不理想,到了f2明顯提昇,到了f2.8就和LX10不分上下了。


[Canon G7X II拍出的顏色(jpeg直出)]


[Panasonic LX10拍出的顏色(jpeg直出) 相差不大]

結語
當年新力出了RX100,之後出了一堆後續機成了一個大家族。所有廠家看了新力成功的例子也都陸續跟進。G7X II和LX10就是這種情況下的產物。隨身機是我的二線系統,我不想花太多錢。所以我從沒考慮過新力的相機(除了當年買了部RX100送給我愛拍照的父親)。與新力對等的RX100相機比,對我而言,這兩部相機都只差了個觀景窗,除去那因素,我一點不會想換新力的相機。就這兩部相機呢?真是旗鼓相當。我因工作的關係,買松下的相機有折扣,所以如要我選,因為兩機功能實在太相近,只能向"錢"看。加上松下的鏡頭實在很迷人。進LX10前還曾考慮過ZS100,但我手邊還有部FZ1000,實在不需要長焦段,最後選了LX10。現在這些儍瓜相機那麼傑出,下一次出門搞不好只要帶FZ1000和LX10就夠了!


[Panasonic LX10 的淺景深表現,f1.4表現佳]


[Canon G7X II 的淺景深表現,可以看出在f1.8時不是太銳利]

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
1 comments:

Aura said...

感謝分享。

我有一台Pana的TX1,也是一台相當適合旅行的機種。

有機會會再發文介紹TX1。